ID: 2102610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龙咚锵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624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 cover
《龙咚锵》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的教材分析:《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 创作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试,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2.融合材料:图文介绍《春节的由来》、学生剪纸作品窗花和手工作品小彩灯3.课程中如何体现辅助学科的内容及作用:本课是围绕“过新年”这个主题展开,选取了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龙咚锵》,为了使学生更丰富的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歌曲的聆听和演唱过程中,融入了美术学科与“过年”有关的学生手工作品,创设过年的喜庆气氛,从而更加充分的感受和表现人们欢度新年时的喜悦心情。4.本课拓展的内容:《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学生情况分析: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 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从整体的水平看,音乐素质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上课纪律不是很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利用音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尤其特别,他们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怎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因此本节课将采用歌曲与形体律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歌唱和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的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过年的热闹喜庆气氛,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力及表现力。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唱歌曲《龙咚锵》,了解我国人民过新年的习俗。2、通过学唱歌曲《龙咚锵》,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3、学会鼓,镲的正确演奏方法,并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游戏,感受并体验过新年的喜庆气氛,激发学生表达、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渗透中华民族的庆典文化,感受大江南北人们特有的风俗民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唱歌、欣赏感受过新年的欢快情绪和气氛。通过学唱歌曲《龙咚锵》,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教学难点:1、通过学唱歌曲《龙咚锵》,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2、学会鼓,镲的正确演奏方法,并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 媒材资料准备说明(所用信息技术手段及其他辅助材料) 图文介绍《春节的由来》、学生剪纸作品窗花和手工作品小彩灯。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 技术使用 这个环节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一个新年的情境,从强烈的色彩、欢快的音乐上感染学生,激发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很快能让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轻松的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式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之一,体现了音乐教学活动化的理念,其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话式、接口说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部分,顺利突破教学难点,进入新歌学习。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感受、实践与表现新歌旋律,轻松地学唱歌曲,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