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23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语文要素】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重点) 一、课前谈话,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图片)同学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哪里吗?它们是全人类建筑文化的瑰宝,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2.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赞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简介圆明园。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字音都能读准了吗?我们来试试,一生领读,读对了其他人就跟读两遍。 3.学认字。“煌、珑、陵、宏、奉”是后鼻音,“澜、烬”是前鼻音。 4.学写字。重点指导“毁、殿”的书写。 三、理清层次 1.发现文章整体结构:齐读下面两组词语,说一说你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是写昔日的圆明园,第二组是写毁灭后的圆明园。 2.聚焦:哪些自然段是写昔日的圆明园?哪些是写毁灭后的圆明园? 预设:第2~4自然段写昔日的圆明园,第1、5自然段写毁灭后的圆明园。 四、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下面,请同学们先默读第2~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简单批注。 预设:第2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还告诉我们它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众星拱月”? 预设: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 教师点拨:“众星拱月”比喻多个个体拥戴一个核心。这是圆明园的总特点。 小结: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五、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又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园中都有哪几类景观呢? 预设1: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仿建的各地名胜。 预设2: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小结:没错,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出示资料补充:这些景观你都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看完图片,圆明园中的建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预设: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中西结合。 教师点拨: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汇聚在这个园林中,将多、美、奇融为一体,难怪作者会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预设: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 教师引导:谁来带着这样的赞美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六、珍贵文物 1.真是极境极仙,美不可待。难怪文中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哪些地方你还能感受到圆明园的美?(预设:文物) 2.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上自”“下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