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277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769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PPT,19张,课件,商山早行,诵读
  • cover
(课件网) 温庭筠 商山早行 羁旅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商山”在今陕西商洛东南。诗人是今山西祁县人。 诗人写此诗时正远离家乡,漂泊异乡。 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羁旅诗 天涯漂泊羁旅愁 一、温故知新 《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春夜洛城闻笛》 《己亥杂诗》 作者: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羁旅诗 学习目标 1、知人论诗,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2、深入理解,赏析诗歌,领会情感, 学 习方法。 诗人介绍 诗人姓名:温庭筠:(812—866) 诗人别名:本名岐,字飞卿。 诗人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诗人简介: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一、与君山中初相逢———读一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yún hú yì fú duó zhǐ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羁旅诗 小组合作,设计朗读 “轻”读还是“重”读 “缓”读还是“疾”读 声“抑”还是声“扬” 声“断”还是声“连”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 二、与君山中初相逢———译一译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 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