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2700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日期:2024-11-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2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乡村,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 cover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人们对与“家乡”的情愫来激发学生对我们生活的聚落的关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明线,人地协调发展为暗线,设计了乡村之美·乡村概念、乡村之形·乡村空间结构、乡村之思·合理利用乡村空间三个主要环节,由表及里,有所见到所思,层层深入地剖析乡村空间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乡村空间。由于班级学生主要为城市学生,故课堂中运用了较多的视频和图片,以此增加学生对乡村空间的直观认识。本节课通过城市与乡村的特征对比,村落与村落空间结构的对比,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措施带来的影响的辩证思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学情分析】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①要会分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本条标准并未将学习的要求定位在完整掌握目前广为承认的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如同心圆地带理论、梯度理论、扇形理论、城市内部的中心地结构理论等)上,而是定位在能用这些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差异。至于“要学习几个理论”、“学习哪个理论”、“要掌握某个理论中的哪些概念或原理”等问题,该条标准亦未作出具体的规定,而是强调“运用实例”,对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而理解其形成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地理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乡村的概念、土地利用类型及乡村空间结构的分化特点。 2、理解城镇的概念、功能区的形成及常见功能区的特点。 3、了解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变化。 4、认识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主要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规律;2、综合应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 【新课导入】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新课讲解】 乡村的土地利用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考虑一下乡村和城镇有什么区别?何为乡村?何为城镇? 生:…… 师:乡村: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城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城市是城镇的主体,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师:诸葛村属于乡村聚落,请大家观察诸葛村鸟瞰图和平面示意图,考虑一下诸葛村的土地利用形式有哪些? 生: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师:那么同学们再想想不同利用形式的土地分布在哪里? 生: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师: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师:大家想想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生: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等。 师: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