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四篇议论性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深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共性是观点明确,议论有理有据,但议论风格各有特点:《敬业与乐业》就“敬业与乐业”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是一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的演讲词;《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封书信,作者以辛辣的语言、强硬的态度强烈谴责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论教养》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亲切生动的“书简”,本文以清晰的逻辑串联起丰富的事例,论述严密,极富有说服力;《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思路清晰、循循善诱的说理散文,以优雅而发人深省的语言论述了作者对构建精神世界的思考。这四篇文章是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性文本特点的佳作。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针对‘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的辩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总结陈词”,这与本单元选篇、写作要求紧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文,掌握议论性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思路,同时品味语言,感受不同类型议论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辩论活动,学会明确表达观点,训练写议论性文章的能力。 学习流程是:第一课段,梳理课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了解议论文的特征;第二课段,以精简课文、演讲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议论文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在第一、二课段充分地“读”与“品”后,第三、四课段训练“行”“思”“写”的能力。第三课段,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辩论赛准备并撰写总结陈词;第四课段,举办“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主题辩论赛。四个课段之间为层进关系,需逐步推进完成。 学习需要分析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阅读简单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议论文时,应关注论证和语言两个方面内容,在本专题中论证侧重于论证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二、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80位学生) (1)论证-论点:91%的学生有明确的论点。 (2)论证-论据:75%的学生所选用的论据材料比较单一,不能从多层次、多角度提供充实、有力、新颖的论据材料。 (3)论证-论证方法:83%的学生论证方法比较单一,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为主,较少采用对比、引用、比喻等论证方法。 (4)语言:85%的学生语言比较口语化,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