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课堂速测 基础检测 一、种群内普遍存在着变异 1.种群 (1)概念:生活在 的 生物的全部个体。 (2)特点:一个种群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相互交配进行生殖;种群的不同个体间普遍存在着变异,其中 为自然选择的前提,形成适应的前提。 2.基因座位 (1)概念: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 (2)若具有2个等位基因的座位数是n,则可以产生 种基因型。 二、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导致了生物与 、生物与 的斗争,在斗争中生存下来的个体即为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 三、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条件 1.适应: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使该生物适合 下生存和延续,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 2.人工选择 项目 内容 选择对象 普遍存在的变异个体 选择标准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手段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 ;经连续数代选择 选择结果 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 3.自然选择 (1)概念:自然界中的物种,其个体之间普遍存在变异,有些性状有利于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存活和繁殖,另一些则是 的。性状特征有助于其生存的个体较之没有这种特征的个体,能繁殖出更多的后代。 (2)作用过程 a. 表面上是选择适应环境的性状,本质上是选择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c.变异是 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4.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 (1) :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 (2) :在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3) :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5.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1)内容: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 、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 (2)影响因素:突变、 、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地球上的生命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进步意义: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 和适应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意义。 (2) :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 2.20世纪30年代,关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分子水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个体不是进化的单位, 才是进化的单位。在自然界中,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发生变化的过程。 4.新物种的形成 (1)异地的物种形成方式(渐进的物种形成方式) ①特点:经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 ,时间长,是一个渐变过程。 ②过程 种群两个种群遗传组成出现差异新物种 (2)同地的物种形成方式 ①特点:不经过 ,时间短,是一个骤变过程。 ②过程:二倍体植物二倍体配子四倍体(新物种) a.物种形成的标志:产生 。 b.同地的物种形成是在一次 生殖过程中形成的。 小试牛刀 1.在“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2.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