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2讲 《济南的冬天》 模块一 课文解析 模块二 知识梳理 模块三 教材习题 模块四 过关检测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重点品味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领略作品语言美和景物美。 3.体会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模块一:课文解析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说明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将伦敦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作比较,突出济南冬天的响晴。)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小结: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热带的天气进行比较,写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它的“温晴”,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问题1】简要分析“温晴”一词在全文中的作用。“温晴”点明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确定全文的基调,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问题2】作者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还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区的冬天? 用北平的刮风衬托济南的无风,用伦敦的不见日光衬托济南的响晴,用热带的热衬托济南日光的柔和,在对比和衬托中,体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过渡,由冬日阳光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用拟人的手法,一“晒”、一“睡”、一“醒’,将老城人格化,把山水当作人,具有人一样的状态,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安适、温馨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问题3】第②段末尾,将“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换成“这就是个理想的境界”可以吗 为什么 解析:“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是问句,表示商量的口吻,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实际上答案早已寓于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所描绘的温馨图景之中。改成肯定句就变成作者一人在“自说自话”,没有感染力,也就无法引领读者随作者的描述一起进入想象境地。所以,不能改。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交代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温晴”的原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济南比作小摇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温暖的原因是济南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地形,赋予山以人的动作,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母亲一样慈爱、温存、体贴。这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含笑”“着落”“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慈善”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用拟人的修辞表明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觉,洋溢着人们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问题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