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2044

6《老山界》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1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老山界,教学设计
  • cover
《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性散文,梳理人物的文中事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实践应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回忆性散文,梳理人物的文中事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实践应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切入 引导学生用“四三二一”的数字概括本文学习要点:叙述四件事、贯穿三个地点、理清两条线索、凸现一个主题。 二、过程 (一)四:叙述四件事 1.四件事:忝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2.这四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严格耐心;无微不至,没有偏见;实事求是。 3.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四年,为何只选取了这四件事来正面描述他? (二)三:贯穿三个地点 1.文中涉及的地点:东京、日暮里、水户、仙台、北京等。 2.作者详写的地点:东京———仙台———东京。(日暮里、水户仅是一笔带过) 3.在东京:课文如何写“清国留学生"的?写他们有何作用? 4.在仙台:课文除了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还写了其他哪几件事?写这些有何用意? 5. 在北京:课文最后一段写了几件事 这几件事有必要写吗 6.明确,四件事主要展示的是文本内容的“点”,三个地点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面”。因为三个地点分别涉及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在仙台求学的经历、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离开仙台回国后的行为,还可以借此理清全文层次:课文以作者在东京、仙台、北京三个地点的转换分为三大部分。 (三)二:理清两条线索 1.明线:可根据文章标题和全文内容考虑。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全文叙事线索。 2.暗线: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通过下列问题进行突破) (1)文章标题是"藤野先生”,为什么开头不写藤野先生而写清国留学生 (2)为什么要写在仙台恶劣的食宿条件、泄题事件和电影事件 (3)文章是否写了很多不必要的内容 (“暗线”问题设置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一:凸现一个主题 1.探究: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要点:爱国主义精神。 深化:针对本文的主题,特别是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要点:个人命运与时代、国家的关系。 三、拓展 1.藤野先生让人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细节中的卓越。这么好的老师肯定盼望重逢,假若鲁迅与藤野先生再度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请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屏显) 先生: 您 周树人 2.学生写作分享。 先生,您当年能抛开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弱民,给予了如此多的关怀,您是我所认为我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对于当年我弃医从文,望您能够理解。 先生,虽然我没有从事医学,但我却一直在努力唤醒国人的灵魂,改变他们的精神,这远比医治身体更为重要。但是先生,当年您给予我的尊重和关怀,教给我的正直和热忱、严谨和务实,却一直影响着我,师恩难忘! 【课后反思】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是成功的。此文感到难度极大。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这样长且难的课,多讲只会造成师生双方的疲惫,费时而难见实效。所以我反复思量,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以往多为3课时完成。)实现了长文短教。思路清晰,学生反映也较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