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344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9909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4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注释 借助插图 查阅字典 联系生活 秋日荷尽图 菊残傲霜图 橙黄橘绿图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想象画面 叶绍翁,字嗣宗,一字靖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游园不值》,历来为人所传诵。 诗人带我赏秋色 《夜书所见》 晚上 写 所看到的 XFJXZYD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挑 落 tiǎo luò 送 sòng 学写字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并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自读提示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②, 注释 ———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结合注释,说一说。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③。 【动客情】 诗人自己 因为他身处异乡。 补充资料:诗人的祖籍在福建,可他多年隐居在杭州西湖湖畔。 诗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使诗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带来阵阵寒意,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江边。假如你就是客居他乡的叶绍翁,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 郁闷,孤独。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的秋风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思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想象画面,读出诗人的思念。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多音字 挑选 挑剔 挑战 挑灯 tiǎo tiāo 挑 挑促织 篱落 一灯明 促织 知①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注释 ——— 【知】料想,猜想。 【篱落】篱笆。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边的灯火。 想到自己儿时的快乐场景,想到家乡的生活。 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小组讨论。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诗人可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可能会想起家乡的孩子此时也正在逗引蟋蟀,可能会想起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的心情。 见闻感受 思念家乡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从“寒山”“菊残”“秋风”等可以看出来。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