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用11-20各数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 2.正确认识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重 点 认识11~20各数,能用11~20各数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难 点 初步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会数20以内的数,并知道它们的排列顺序和大小。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数位,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第九单元 第1课时 数数、读数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数一数。 2.比一比。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数数、读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使学生感受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数一数。 (1)谈话: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2)教师展开一捆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 (3)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谈话: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指1捆小棒) 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1个十,并在书上填一填。 (4)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盒铅笔有10枝,是1个十;一盒钢笔有10枝,也是1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认识11-20各数 (1)摆一摆,数一数,认识12。 小结: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这样一下子就看出是12根了。1捆是10根,再添2根就是12根。 (2)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认识十几。 谈话:你能很快摆出11根小棒吗? 3.认读20。 当学生摆出19根小棒后,提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学生把旁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哪种摆法能清楚地看出这里有20根? 指两捆小棒,提问:2捆就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易错警示:满十进一,10个为一捆。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 (P83.1) 2. 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P83.2) 3.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P83.4) 4.读一读。(P83.5) 5.哪组数的排列规律与其他三组不同,在后面的( )里画“√”。 6. (易错题)数一数,圈一圈,填一填。 四、总结评价--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总结: 3.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作业设计】 1. 补充《学案》,做好相应笔记。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课后反思】 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认识20时,让学生自主摆小棒,并通过交流、讨论、比较来引导学生理解两捆就是两个十,也就是20。学过本节课后,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