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 献。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4.学习本文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析文中对比、烘托等手法的作用。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2.难点: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入理解其内涵。 理解邓稼先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邓稼先的照片或相关图片,简要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 怀宁,中国共产党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 和奠基者之一。 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 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 先进水平。 2.提问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之前听说过邓稼先吗 对他有哪些了解 3.创设意境: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历程的视频或音频, 让学生感受邓稼先等科学家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或音频)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我国核武器从无 到有的发展历程,这其中离不开无数科学家的默默奉献,邓稼先就是 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了 解他的事迹,感受他的精神。 二、作者简介 1.介绍作者杨振宁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说明杨振宁与邓稼先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写作本文的背景。 杨振宁和邓稼先从小就是同窗好友,有着深厚的友谊。杨振宁 写作本文是为了纪念好友邓稼先,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 伟大的科学家。 三、字词学习 1.出示文中的重点字词,包括生字、生词和多音字。 生字:勋(xūn)、瘁(cuì)、奠(diàn)、选聘(pìn)、无 垠(yín) 等。 生词: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毕露 等。 多音字:殷(yān 殷红、yīn殷切)、说(shuō说话、shuì游说) 等。 2.让学生认读字词,教师纠正发音。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字词,注意读音要准确。 3.解释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可歌可泣”形容事迹英勇悲壮,感人至深。谁能试着用这个 词造个句 (学生造句后)大家造的句子都很不错,通过这样的练习,相 信大家对这个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和语调,感受文章的情感。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通过听写、提问等方式进行。 下面,我们来听写几个字词,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听写后)请同桌之间互相批改,然后我们一起来订正。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他在核武器研究方面 的贡献。全文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 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 友情 、“我不 能走”、永恒的骄傲。 (提问)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 这些事迹体现了 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回答后)大家总结得都很准确,邓稼先的这些事迹充分 体现了他的爱国、奉献、科学精神。 五、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析邓稼先的形象 找出文中描写邓稼先的语句,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比如“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 这句话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邓稼先的坚守岗位、不畏艰难的品质。 结合具体事例,如邓稼先的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