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测试“过山车”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三年级 下册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过山车实物模型;尝试发现作品的不足,改进并展示。 2.描述自制过山车的运动方式和快慢。 【科学思维】 1.在限定的条件下创造性的设计制作过山车模型。 2.与其他同学制作的过山车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并做出改进。 【探究实践】 1.利用运动与力等物理学原理,通过构思、设计、实施、检验等过程,考虑多种因素,完成设计制作过山车的工程任务; 2.能发现所制作过山车模型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改进。 【态度责任】 1.对设计制作过山车感兴趣,愿意跟同伴合作创造性地完成设计制作任务; 2.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观点,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一项工程的几个主要过程:明确问题———制订方案———设计制作———检验成果———改进完善———成果发布。 教学难点: 在限定的条件下不断改进完善直至搭建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过山车模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回顾(明确任务需求———制订方案———设计制作) 育英学校附设幼儿班的活动场地目前只有一座滑梯,幼儿园欢欢老师应弟弟妹妹们的需求,想在园区内建造一座儿童版过山车,既要刺激又要保证安全。接到这个任务后你将运用你所学的关于运动和力的基本知识,带领你的团队成为一名小小工程师,经历明确任务需求———制订方案———设计制作———检验成果———改进完善———成果发布的全过程,最终确定一座最满意的过山车在全班进行展示。 任务一:明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1)限定条件:使用限定的材料,在限定时间内 (2)技术指标 ①轨道的总长应在1米以上 ②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③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3)安全指标 ①小球不能脱轨到达终点 ②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根据小组内的意见,设计小组内的“过山车”,明确设计要求。 预设:要按照任务要求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测量长度、检查轨道情况、坡度等。 任务二:学习设计图的绘制方法 (1)用直线表示直线轨道,曲线表示曲线轨道 (2)路线重叠时,在下方或后方的路线用虚线 (3) 轨道路线要保持封闭与连续 (4) 标出起点与终点 (5) 轨道宽度为两个方框,每个轨道数格子确定位置,先画直线轨道。 任务三:搭建过山车 1.展示评价表,了解评价指标,明确过山车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制订方案 3.完善设计图,搭建过山车 4.设计图完成后,拆装过山车,可以实现按照设计图纸,迅速搭建过山车。 环节二:检验成果 任务一:小小工程师产品推进会 小小工程师的工程设计已经完成:明确任务———制订方案———设计制作,今天小小工程师需要继续来完成接下来的部分:检验成果———改进完善—成果发布。 成果初展示 展示评价表,通过团队合作、技术要求、图纸设计、展示讲解、团队合作等方面对过山车进行评价,小组根据本组情况完成小组自评。小组分享展示,完成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 其中体现同学们知识应用能力的技术要求包括,过山车轨道的总长度,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的数量、坡度的变化以及安全性这四项;通过图纸设计将同学们的设计能力得以呈现,通过对自己设计图和过山车模型的展示讲解,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们还注重小组成员的分工,强调团队合作。 环节三:改进完善 1.比较测试:怎样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快慢?哪组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最快? 预设: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方法,或者采用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 选择过山车轨道长度一样长的两个小组的过山车,分别从起点释放小球,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