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认识星座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模型观察,认识到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的图形也会不同。 2.科学思维:展开空间想象,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3.探究实践: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星座的立体模型。 4.态度责任:对天文知识充满探究欲望,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星座模型,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建立星座的模型,理解观察角度不同,星座图形也不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LED发光小球、黑色吸管、黑色泡沫板、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聚焦问题 出示星空图片,谈论星座话题:晴朗的夜空,我们看到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你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你是怎样知道的? 2.探索一:初步认识星座 出示统一的星座图,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不同时刻,不同地区,我们观察到的星座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季节,天空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星座。利用统一星座图,找一找常见的星座名称,认一认它们的星座图形。 出示大熊座和北斗七星的图片,介绍大熊座与北斗七星的关系,认识北斗七星的形状。 3.探索二:建一个星座模型 教师出示北斗七星的照片和实验器材(LED发光小球、黑色吸管、黑色泡沫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星座模型来表示北斗七星在宇宙中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分组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小组展示星座模型,对比后修正“北斗七星模型”。 星座模型制作方法: 在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泡沫板上,按图所示的位置打上7个小孔。 在泡沫板的1~7号位置插上长度分别25厘米、28厘米、25厘米、23厘 米、13厘米、13厘米、26厘米的吸管,并在吸管顶端用纳米胶粘上大小相同的LED发光小球。 从正面观察LED发光小球组成的星座图像。 围绕星座模型旋转,改变观察这七颗星星的角度,仔细观察七颗星星组成的图案变化。 4.研讨 (1)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看到的星座图像相同吗? (2)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对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拓展 人们为了方便认星,把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命名,这些被划分的不同区域就是星座。真实的北斗七星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呢?一直以来,人们都想知道天空中的星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经过几千年的努力,天文学家们利用长期观测和精密计算的方法,测算出北斗七星离我们的距离各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我们抬头所见的这些星座,其实是从地球的角度看到的一些恒星组成的图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