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7012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明湖居听书》课件+教案+素材(打包3套) 鄂教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6149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明湖居听书,3套,打包,素材,教案
    《明湖居听书》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感受说书场面和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揣摩课文特殊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两方面烘托人物形象; 品味特殊的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描写声音的几种方法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学法指导】仔细研读 深入体会 自主探究 【学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要求:查字典或运用课文下面的注解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鹗 气味 铮铮鏦鏦 羯鼓 遽 俱 煞 熨 伏贴 恍如 骋 余音绕梁 戚戚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查阅搜集刘鹗和《老残游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爆发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们纷纷逃命。韩娥在乡亲的帮助下幸免遇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她便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可谓登峰造极,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以至韩娥走后三天,人们依然能够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于是,便有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今天,让我们跟随刘鹗走入明湖居,欣赏一段与韩娥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鼓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昨天让大家回家搜集了一些刘鹗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交流下。(用PPT显示重点文学常识。) 刘鹗 (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 《老残游记》共20回。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奔走江湖替人治病。在老残的游历中,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丑恶社会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以“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 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几处表演?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吗?哪处是重点? (琴师演奏、黑妞演唱和白妞表演,其中,白妞的表演是文章的重点。) 2、既然白妞的表演是重点,为什么还要写琴师和黑妞的表演呢?你能结合文章中具体描写他们的语句谈谈吗? 琴师:外貌丑陋 轮指弹奏抑扬顿挫,不同凡响 黑妞:外貌装束朴实 演唱叹为观止,精彩动人 作用:为白妞的出场作铺垫,侧面衬托白妞演唱的精彩绝伦。 除了琴师和黑妞还有没有写别人?怎样描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观众:开场戏园挤满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慕名来看白妞演唱 白妞出场———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静 演唱后的评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作用:从侧面渲染白妞演唱技艺的精湛。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么多人为之沉迷。 4、总结:文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描写,为的就是在白妞出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加渲染出白妞的风采。 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千呼万唤始出来”,读到这里,大家肯定迫不及待想揭开那层神秘面纱,看看白妞究竟是何许人也?别着急,白妞出场了! 1、听多媒体朗读这两段(第四、五段),圈划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谈谈感受。 2、交流与朗读。 (要求:发言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语句,重点语句采用带读、分男女生轮流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反复体会比喻的妙处。) 重点语句: 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外貌描写),写出了白妞虽貌不惊人,却有着非同凡人的风度和神韵。 ⑵“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