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070808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 《童年》 消除与经典的隔阂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733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统编
,
童年
,
20张
,
课件
,
隔阂
,
经典
(
课件网
) 《童年》 ———苏联/高尔基 【作者简介】高尔基,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主要作品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作品简介】《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它写的是高尔基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段。小说从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阿廖沙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趋向灭亡的过程。 【艺术特色】感情基调严肃低沉,但通过“阿廖沙”的眼光描述出来,却不乏天真、浪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至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充满童趣;另一方面,作家又间或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笔下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主题思想】作品表现了阿廖沙的成长。他从一个敏感孤僻、无助弱小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同时作品也展现了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也流露出对善良、正直的劳苦人民的热爱、赞美之情。 【主要事例】 1.恨外祖父和两个舅舅虐待小茨冈的行为,同情小茨冈和格里戈里。 2.为了替外祖母报仇,把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 3.继父欺负母亲时,用刀子刺继父。 4.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在学校受到刁难,与继父不和,又回到外祖父已破产的家。 5.为了生存,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给外祖母补贴家用。 阿廖沙:是一个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的孩子。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敢于同邪恶力量作斗争。外祖母所讲的故事、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主要事例】: 1.从火海中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沉着镇定地指挥大家救火。 2.挺身拦住受惊的马。 3.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穷人、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 4.教育“我”不要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如暴力、欺诈、损人利己、辱骂斗殴等;要保持(孩子)真诚、善良和纯朴的本性,不要学外祖父的贪婪残暴、舅舅的粗暴自私等;要相信公平、正义。释放被“我”锁在地窖里的酒馆女主人。 5.利用小茨冈偷窃事件和“我”锁酒馆女主人事件教育“我”不要去报复别人,要与人为善,宽厚待人。 6.忍受丈夫的打骂和儿子们的粗鲁行为。默默承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外祖母:是一个果敢、刚强的妇女。她善良慈爱,助人为乐、乐观积极、坚持忍耐、默默承受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她勇敢聪明,有一颗博大的心。她是阿廖沙的启蒙老师,对阿廖沙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她用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影响着周围的人。 【主要事例】: 1.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2.因阿廖沙把桌布放到染缸里而痛打阿廖沙。 3.格里戈里眼瞎后,把他赶出门。 4.痛打了阿廖沙后,在床边给他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教阿廖沙识字,对阿廖沙的好奇心有问必答,给他讲人生哲理。(人性的复杂性:残存的善良。) 外祖父:当过纤夫,饱受生活折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0)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期末复习(含解析)(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