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从猜想到验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事实证据,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如果说“用感官观察”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那么本单元则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教材内容共分3个模块: 模块1:验证的必要性 举例说明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验证。 模块2: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 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学生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出发,就因果关系对猜想进行判断。 模块3:其他的验证方法 设计验证方法,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能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 本课3个模块内容采用总分分结构,让学生初步具备证据意识。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事实与猜想》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猜想不是无根据的幻想,而是需要科学依据的。而且学生已经知道从生活经验或经历中寻找猜想依据,但这种途径毕竟有限,很多猜想无法从经验或经历中找到合适证据,有的即使找到了,也不能令人信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另辟新路———观察和实验,或其非观察方法,为猜想找依据。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举例说明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验证。 科学思维:从观察实验的结果和其他证据出发,就因果关系对猜想进行判断。 探究实践:经历多个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能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 态度责任:借助判断盒子里小球数量活动,初步具备证据意识,在意见不一致时, 多试试,多交流。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用证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难点:判断盒子里小球数量。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阅读验证必要性资料。能知道验证是判断猜想是否正确的最好方法。能基本能不能对两条直线是否笔直进行猜想与验证,在玩碰碰球中猜想和验证。能知道观察和实验是两种验证方法能基本能不能结合具体事例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能了解其他验证方法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测试导入,揭示验证必要性教师活动1 智力测试:两根小棒一样大吗? 播放视频,验证学生猜想。 教师小结:猜想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验证。 板书课题。学生活动1 回答 一样大活动意图说明:承上启下,既回顾上课所学,也揭示本课重点。环节二: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教师活动2 1.智力测试: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追问:想什么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 引导学生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2.智力测试:两条紫色的线都是直线吗? 追问:想什么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 引导学生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播放视频,验证结果。 小结:通过测量进行观察比较,是验证猜想的办法之一。 3.出示实验器材:碰碰球(牛顿摆) 解释:碰碰球,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 4.玩碰碰球。在玩的过程中,需要猜想与验证。 第一步: (1)问:拉开一个球,松手松手后的结果是? (2)猜:松手后的结果是…… (3)观察:教师演示 (4)验证:最左侧的球和拉开的球交替弹起 第二步: (1)问:拉开两个球,松手松手后的结果是? (2)猜:松手后的结果是…… (3)观察:教师演示 (4)验证:左侧两球和拉开两球交替弹起 第三步: (1)问:拉开三个球,松手松手后的结果是? (2)猜:松手后的结果是…… (3)观察:教师演示 (4)验证:左右三球交替弹起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完整视频。 小结:通过实验观察,也是验证猜想的办法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