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86538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22686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驱遣,我们,想象,导学案,PDF
    第 16 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导学案) 2022 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1、学习文中运用比 这是一篇探讨鉴赏方法的文章,阐发作者关于借助想象欣赏文学作品的观 喻、排比等修辞进行 点。文章在开始部分先做了理论的铺垫,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文艺产生的历史, 说理的方法;积累背 探讨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因而要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就要 诵文中出现的精辟 把握“想象”这一核心概念,及其与“文艺”“文字”“读者”“作者”等重 的句子。 要概念的关系。 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2、积累、感受、体 《无言之美》侧重理论探讨,这篇课文则侧重鉴赏思想方法,突出鉴赏实 践,文中借助文字与作者会面的思想和驱遣想象鉴赏诗文的方法,对学生鉴赏 验语言音韵美和形 文学作品有借鉴意义。学习课文后,要注意学以致用。 式美,学会读书。 3.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文章谈到驱遣想象获得阅读美感经验的时候,用“愉悦”“受用”来描述 3、掌握运用论据论 自己的体验,以获得共鸣或拓展体验为目标,这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要通 证论点的方法。 过课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一:正音正字 1.字音 旷远( ) 苟安( ) 拘泥( ) 驱遣( ) 歌谣( ) 桥堍( ) 契合( ) 怅然( ) 海啸( ) 萌生( ) 2.字形 泥 拘泥 载 记载 契 默契 昵 昵称土 栽 栽培 锲 锲而不舍 活动二 :字词释义 桥堍:桥两头地的地方。 契合:符合。 刻板:呆板没有变化。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驱遣:驱使;赶走,消除。 旷远:广阔,辽远。 活动三:积累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 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 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他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 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他的座右铭“文学为人生”很有名。 活动四: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 第二部分(8-13):欣赏文艺的方法。 第三部分(14):总结鉴赏文艺的方法———不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练习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 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活动五:背景链接 叶圣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 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含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 精神的表现。又如编制“引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知有益于学术研究, 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进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 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手, 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 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 1.“这样, 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这样”指代什么内容? 2.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①———段说理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分析。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