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初中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 一、使用教材 本实验出自鲁科版初中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材安排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在学生了解种子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教材再进一步阐述种子的生命力强,因而种子植物比其他植物更适合陆地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种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种子结构了解的还太片面,比如:只会说种子发芽会长成新植株,但不清楚种子里胚轴、胚芽、胚根、子叶、胚乳、种皮等结构,更不了解各结构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完成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提高自身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体会生命的神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能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实验设计思路 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种子或果实,通过引导学生对实物的观察探究,以及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观看图片等环节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六、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浸软的白芸豆、浸软的大豆、浸软的花生、浸软的玉米、煮熟的白芸豆、煮熟的大豆、煮熟的花生、煮熟的玉米、发芽的白芸豆、发芽的大豆、发芽的花生、发芽的玉米等种子 实验用具: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针、培养皿、烧杯、解剖盘、滴管、碘酒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谚语引入,接着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种子或果实并说一说他们对这些种子或果实的了解。 (二)探究实验 首先学生独立观察种子,接着教师演示实验,最后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观察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思考问题。 1.观察种子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全部种子,进一步认识种子。 2.教师演示实验 (1)观察白芸豆种子 1)浸软的白芸豆种子 ①取一粒浸泡长时间膨胀后的白芸豆种子,捏一捏并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的形状和位置。 2)煮熟的白芸豆种子 ①取一粒煮熟的白芸豆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以及与浸软的白芸豆种子比较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3)发芽的白芸豆种子 ①取一粒发芽的白芸豆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浸软膨胀后的白芸豆种子和教材上的图片,观察各结构发育后的位置有什么区别。 (2)观察大豆种子 1)浸软的大豆种子 ①取一粒浸泡长时间膨胀后的大豆种子,捏一捏并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的形状和位置。 2)煮熟的大豆种子 ①取一粒煮熟的大豆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以及与浸软的大豆种子比较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3)发芽的大豆种子 ①取一粒发芽的大豆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浸软膨胀后的大豆种子和教材上的图片,观察各结构发育后的位置有什么区别。 (3)观察花生豆种子 1)浸软的花生种子 ①取一粒浸泡长时间膨胀后的花生种子,捏一捏并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的形状和位置。 2)煮熟的花生种子 ①取一粒煮熟的花生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叶。 ③对照教材上的图片观察以及与浸软的花生种子比较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3)发芽的花生种子 ①取一粒发芽的花生种子,观察外形。 ②剥去种皮,分开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