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8820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教案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 同步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2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编版,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
  • cover
写作文从字顺 教学目标 【目标导航】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的方法,探讨写景状物的技巧。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努力地丰富词汇。 3.培养自觉读书、修改作文、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好品性,热爱母 语,热爱祖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 字。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 遐想 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 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吧! 【写作要求】 1.写作片段,要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来写。建议借鉴 《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2.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出景物的特点,要表达怎样的 思想感情,力求做到景美情真。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下笔前查阅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月亮寄托 了人们哪些情感 又是如何寄托的 我的启发是什么 选择—个新颖的视角,写出你对月亮 的独特感受。写完后多改两遍,力求达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技法点拨】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 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 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 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 乱和别扭之处。 1.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这种通顺感主要表 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 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 话就会写得通畅。 2.意思连贯。 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 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 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 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 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 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 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会说 “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 ”,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这种形式上 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作文完篇后,注 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请别人来读,自己听,看是不是句 句听得清;三是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