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0316

湘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34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cov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它为何成为我们国家的国歌 2通过赏析,了解国歌歌词及旋律特征,从而加深对国歌的理解, 3通过赏析,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领会国歌的历史意义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掌握三连音,休止符,符点音符,重音记号以及渐强记号在音乐中的表现情绪, 2,掌握休止符,三连音在演唱时的准确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设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什么? 名词解释。国家象征和标志: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因此它包括(课件依次展示国旗,国徽图案并讲解,国歌--这便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赏析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2、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课件展示进行介绍(同学们已经在学过的歌曲中对词曲作者有所了解--田汉,聂耳) 二、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旷日持久的抗战之路。。。。 三、为何这首曲子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国歌 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一经播出,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在片头片尾两次出现,那奋进激昂的歌词,铿锵有力的旋律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恍若一支强心剂唤醒了亿万万民众,无数革命先烈为争取自由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最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胜利。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首曲子起到了激励和积极的宣传作用。词曲作者用文字和音符来替代祖国的呼声,民众的呐喊,战士的怒吼。它是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夕(9,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义勇军进行曲》暂且作为代国歌。 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且毛主席亲自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国歌的历程:1949。9。.27 作为代国歌 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国歌 国歌被写入宪法。 四、国歌歌词的特征 同学们齐读歌词,读完说出歌词给你的感受(奋进激昂,充满斗志) 赏析歌词:整首歌词短小精悍,属于自由体新诗,歌词长短参差不齐,最短的只有一个字(进),词作者用文字代替武器(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成)。用文字代替民众的呼声呐喊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起来。。。)简短的歌词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写出了中华儿女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誓死抗敌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五、赏析国歌的旋律特征 此首歌曲为G大调,2/4拍,进行曲体裁,属于单乐段多乐句的结构形式,聂耳根据词作者的意思将旋律分成了六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情感各不相同,但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演唱起来跌宕起伏浑然一体。那铿锵有力,雄壮激昂的音符都饱含着作者奋力的疾呼和呐喊以及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下面我们就来逐句赏析。 前奏: 号角般的音调加上两处连续的三连音(犹如战鼓似的敲击声),这是集结号给了民众强有力的号召。在此点击播放,同学们听后回答问题,前奏的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军号,军鼓) 第一二句: 弱拍上的起唱给人一种很强的冲击力,“起来”这声呐喊,让亿万万中华儿女冲上抗敌战场。紧接着“筑成我们新的”这里三处连续的八分符点节奏具有很大的推动力,意在表明我中华儿女誓死抗敌的精神,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演唱的时候千万不要丢掉符点,这样力度会大大的削弱。请同学们试一试。 第三句: (全曲的警示句)聂耳在这句中使用了最高最强音。意在表明国家的危机,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中华名族到了”后面采用突然的休志,造成一种特有的紧张。点击播放同学们唱一唱。 第四局: 曲作者在这句采用了上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