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0965

探究与实践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

日期:2025-04-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5884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究,习题,教版,上册,七年级,学年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究与实践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导学案)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地协调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17届会议,通过了《 》。 2.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建立了《 》。 3.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截止2023年9月,中国已成功申报 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 项、自然遗产 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项。 学习活动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自主学习】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 1.截止2023年9月,世界共有 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有:要控制环境污染,特别是 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在文化遗产周围要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 ,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提高文化遗产景区管理能力;对于破损严重的遗产遗迹,要 ,不能改变原有的特色;对于一些濒危的文化遗产,必要时可以 。 学习活动三: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及其重大。 【合作探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 保护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2023聊城)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下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完成1~2题。 1.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A. 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 南临玉带河利于冬季通风 C. 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 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2.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 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 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 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3.福建土楼依山就势,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对福建土楼的保护,最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是( ) A.修旧如旧 B.整旧如新 C.拆旧建新 D.建新如旧 4.1910年,塞纳河畔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些文化的意义是(  ) 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 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 ③增加旅游和商业收入 ④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1.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 世界遗产名录 3.57 39 14 4 学习活动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自主学习】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 1.1199 2.工业 建筑物 修旧如旧 迁址异地保护 【合作探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 关注世界遗产的现状;宣传并走近世界遗产;延续世界遗产的历史;传承世界遗产的文化;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 【达标训练】 1.A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菩山位于村庄以北,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村庄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南临玉带河与冬季通风关系不大;村落巷道的布局主要为南北走向,方便联系;自然生态区有利于涵养水源,灌溉主要来自于河流。第2题,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完全拆除古代居民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该地聚落为村庄,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