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你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呢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导入新课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课前预习 王观(1035—1100) 字通叟,宋代词人。其词才思新颖,用语巧妙,不落俗套。代表作品有《临江仙·离怀》《高阳台》《红芍药》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好的春光 悲伤、难过 离家从军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恶劣的天气 无限的欣慰 安然归来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这一句词,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若你抵达江南时,春天仍未离去,那务必与春同住,尽享那春日的美好时光!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品读诗文 下片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深情地抒发了离别的思绪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其中,“送春归”和“送君归”的描绘,巧妙地将季节与人的离别联系在一起,既展现了词人伤春的情感,又深刻描绘了词人内心对于友人的离别之苦,构思十分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诗意: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 比喻 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七言绝句 词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常见的词牌名: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浪淘沙、鹧鸪天、鹊桥仙、忆秦娥 特点:词牌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词牌名往往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多音字 卜 bǔ pu 预卜 通“仆”。见“卜人” 行 háng bo xíng 行业,银行,排行 萝卜 行走,品行,五行 舍:旅舍、旅馆。 shè 那:同“哪”表示 疑问。 nǎ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 王观 讲授新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词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以眼喻水,以眉喻山,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意, “千万和春住”一句,表面上流露出的是对春天的深深眷恋,然而其背后所蕴含的,更是词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词人希望友人能够与四季中最绚烂、最富有生机的春天同在,这既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是词人内心深厚情感的流露。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诗意: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 “那”同“哪” 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细腻地描绘了词人送别挚友鲍浩然的动人场景。词中不仅流露出词人对好友未来前景的美好祝愿,更深刻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惜别之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学习小结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释义: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登上了归途。 暮春时节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