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08278

2.1植物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表格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5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期,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 通过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建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和概念。 3. 通过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要点,阐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和概念,认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用《离骚》中诗人在秋天饮菊花茶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 基本原理 提出问题: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原因,温故知新。 2. 概念辨析 阅读教材,理清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等概念的含义,图文结合,举例说明,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3.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学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的基础上,以菊花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为例,通过视频讲解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提出问题:为什么整个过程要保证无菌操作?如何保证无菌环境? 展示被杂菌污染的培养基,引导学生认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4. 外植体的接种 通过视频讲解外植体的接种过程,引导学生梳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操视频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形成直观认识,并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为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打下基础。 5. 回扣导入情境,前后呼应。 6. 意义与应用 展示蝴蝶兰、牛至等无菌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 7. 深度思维 创设“加快紫色甜玉米育种进程”的情境,推动学生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迁移应用知识。 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 创设情境 在成功实现了将离体的植物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后,科学家们又有了更大胆的奇思妙想:能不能培育出一种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呢? 2.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梳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体细胞完成融合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如何用温和的方法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用什么方法诱导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3. 图文结合,讲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基本流程,回扣任务2。 有序讲授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概念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该技术的整体认识。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技术的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4. 深度思维 提出问题:为什么“番茄-马铃薯”不像所预想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呢? 引导学生认同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调控、相互影响。 5. 意义与应用 图文结合,讲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了解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同其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四、本课小结,拓展延伸 1. 本课小结 阐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距离推广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对学生提出期待,提高造福人类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2. 拓展延伸 结合附录1中提供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总结得出激素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技术的发展,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