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5904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5917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欣赏下面这几幅山水画,谈谈你的感受。 山水画的意境 杏 花 春 雨 江 南 14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作者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3.明确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 4、学会赏析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字词积累 (1)字音 惆怅 暮霭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夔门 真挚 渲染 (chóu chànɡ) (ǎi) (zhāo) (lüè) (kuí) (zhì) (xuàn) (2)词语释义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朝朝暮暮: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境界,地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意思是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浮光掠影: 苦心经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就是说出来的话没有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内容说说“意境”与“意匠”二者之间的关系。 整体感知 1.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 整体感知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内容说说。 3 “意境”与“意匠”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 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而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依据上述解读,划分文章的层次,概括各层次意思,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山水画的意境 阐释什么是“意境” (1--4) 论述怎样获得“意境” (5--8) 论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 (9--10) 层层深入 整体感知 1. 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 诗画同源,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来说明山水画的意境,化深奥为浅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山水画的意境。 细读探究 2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谈论山水画的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1、举例论证: ⑴第3、4段: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把热播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⑵第6段:作者以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具体论证“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⑶第7段:作者举毛泽东《沁园春》的例子,说明只有有了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才能写出高于现实的诗词,从而说明作画与写诗一样要高于现实的道理,用作诗词来谈作画,是化抽象的道理为生动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