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6758

7.1.1碳原子成键特点说课稿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2533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1.1,人教,第二,必修,2019,化学
  • cover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播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教学背景、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从三个角度来展开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从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之前的学习中尚未涉及有机化合物,而接下来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本章的学习也是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储备知识和方法。从本课时的地位和功能来看,本节课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驱动力并进行方法性的指导。首先,教材内容从有机物种类繁多出发,进而寻找根本原因是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基于此前学习的过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知识来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了有机化合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最后,以甲烷分子模型让学生知道有机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进而以甲烷为例,基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考虑键长键角等电子对相互作用来认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一般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不同之处,为接下来学习含官能团的烃及烃的衍生物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要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构型的,学业要求要能够辨识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碳骨架,包括常见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基于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效落实和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本模型和基本概念,对有机物有一些尝试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习兴趣强烈;但学生缺将化学键知识工具化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缺乏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从有机化合物元素的组成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物,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通过探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动手拼插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以CH4的空间结构为例,探究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通过阅读科学史话,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评价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一的具体任务的完成,并进行汇报、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原子结构、化学键运用的水平。 2.通过三个探究活动中具体任务的完成,展示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模型认知和微观探析的素养水平。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借助橡皮泥、牙签等作为教学道具,设计了多个层层递进的模型拼插活动:探究碳原子成键数目、碳原子之间的成见类型、碳骨架的连接方式以及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学生在完成拼插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成果、分享交流以及解答教师的追问,最终使得微观探析能力、模型认知能力得以发展。 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法主要是任务驱动、引导和讲授法相结合,而学生的学法主要是体验式、探究和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纵向有四条线,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具体的问题设置、学习任务、核心内容和核心素养。 首先,采用了课前三分钟的知识胶囊介绍,通过有趣的小分子舞蹈和丰富的有机物结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