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时 间 的 脚 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能力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德育点: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 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 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大 自然,去翻开时间的书页。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许多普及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其 科普作品部分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出版,参与编写《科普创作》《科 普创作概论》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卷网-1999年版)。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 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 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 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3.字词检查 (1)订正字音 腐蚀(sh) 渗入(shèn) 刨刮(pao guā) 沙砾(l) 掸去(dǎn) 浑浊(hun zhuó) 地壳(qiao) 山麓(lu) 沟壑(he) 沉淀(dian) 覆盖(fu) 琥珀(hū po) 犀牛(x) 龟裂(jūn) 楔形(xiē) (2)词语释义 犹豫:掌不定主意。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干枯,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悬崖绝壁:形容非常险峻的山势。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如铁生锈,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3)词语辨析 “犹豫”和“踌躇”两个词语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踌躇”还有“停留,徘徊不前”“得意 的样子”的意思,如“踌躇满志”。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 答案示例:本文标题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 见模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 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答案示例: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案示例: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或之 一。 第二部分(5~29):写岩石是想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写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写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写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 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4.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明确:(1~5)“时间漫谈”1(6~21)“石头的毁灭与新生”1(22~29)“石头上的故事”1(30~31)“读懂记录, 造福人类” 5.快速阅读,列举所学到的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