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5952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日期:2024-12-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39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 cover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分配律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材从“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再分析观察两个算式的异同点。然后写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比较发现规律,进而理解规律和应用规律。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和依据,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到底难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和已经学过的运算定律相比,表达形式复杂,有两种运算,三个数参与运算。 2.与学生已经有是混合运算的经验无法建立联系,不容易找到新知学习的切入点。 学生在应用规律时的问题主要有:漏乘问题、符号混淆问题、准确判断公因数问题等。学生会有这么多问题,就是没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形变质不变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之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通过计算说理,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学习知识,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实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加深对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热身活动 甲是乙的好朋友,丙也是乙的好朋友。 要求学生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说,而且意思不变。 引导学生说出:甲和丙分别是乙的好朋友。 学生举例 一、情境引入,感知定律 1.学生情景表演。芳芳和小红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星期六的早晨,好朋友丽丽到他们家来做客。丽丽进门后,分别跟芳芳和小红握手一次。 师:你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来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他们3人握手的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丽丽分别跟芳芳和小红握手 板书:分别 2. 在数学中,有没有类似神奇有趣的现象呢?比如:一个算式分成两个算式,结果不变,或者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结果也不变。 二、学习体验,建构定律 (一)回顾学习 1.课件出示:4+4+4+4+4,再出示2个4 请同学观察这个加法算式后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5× 4 + 2×4 板书:5×4 + 2×4 师提问:整个式子表示几个4相加?(7个4) 2.课件出示:4+4+4+4+4+4+4 全班交流:7×4,表示7个4相加的和 3.请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 师:左边的算式表示7个4,右边的算式也表示7个4,它们结果就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 再观察,左边算式中的7与右边算式中的哪两个数相关?(5和2),既然这样,把7改成5+2的和。 板书: (5+2) ×4 = 5×4+2×4 比较左右两边算式的相同点,数据特点和符号特点。 追问:“从左往右看,(5+2) ×4是怎么变成5×4+2×4的” 是5和2分别与4相乘得到的右边的算式。 (二)回归生活 1.出示例7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只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