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7766

第四章第二节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日期:2025-11-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92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章,生物,表格,必修,选择性,2020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教科书 书 名:《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 1 稳态与调节》 教材 -出卷网-:上海科学技术-出卷网- 教学目标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结合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空间统整而成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生命观念(水平2):学生能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进化与适应的观念出发,概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运用免疫系统功能方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免疫案例,运用稳态与平衡观,阐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科学思维(水平2):学生能够用文字、图示表达免疫防线的组成特点和功能,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思想,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社会责任(水平3):学生能够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主动运用免疫防御的相关防控知识保护自身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功能、特点、区别以及联系。 2. 通过活动,学生学会解释相关免疫案例。 教学难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景 导入 【资料一】:研究表明,人体栖息着1000亿个以上的微生物,其种类多达400种,分布在消化道、眼、鼻、口腔、皮肤等中。 【问题】人生活的环境和体内有多种病菌,为什么我们却不易生病呢? 回顾上节课免疫系统组成。 【小组活动一】初中我们对于人体免疫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完成教材表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感受自身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回答。 回答免疫系统组成。 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实际案例,引出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进化与适应观”生物观念。 知识回顾。 调动学生对免疫知识的回忆,填写教材表,培养学生比较与归纳的科学思维;并了解学生初中阶段对免疫学相关概念的掌握程度。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第一道防线 【资料二】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抹在健康人的手部皮肤上,三分钟后,链球菌的数量为3000万个,一个小时后,变为170万个,两个小时后变成了3000个。 【问题】皮肤具有什么功能?这是为什么? 第一道防线还有黏膜,那么黏膜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如果第一道防线出现破损后,如何继续发挥免疫防御呢? 学生阅读资料,总结出皮肤的免疫功能。 结合图片和资料,总结出黏膜在免疫中起到的作用。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免疫第一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 引导学生进入免疫第二道防线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并用科学术语进行表达。 免疫第二道防线 【资料三】资料三: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广泛存在于唾液腺、泪腺、血浆等处,其本质为蛋白质,主要用于免疫与防御。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破坏其细胞壁;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等,使病毒失活。 【教材阅读】阅读教材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资料,组织学生用科学术语阐述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问题】 在巨噬细胞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依赖细胞膜的哪些结构与功能 还依赖哪些细胞器的共同协作 ? 运用免疫相关知识,阐释“脓”是怎样形成的吗?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特点总结。 通过阅读资料PPT,得出溶菌酶的作用。 阅读教材并阐述巨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过程。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免疫第二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 实例解释,学会学以致用。 类比、归纳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 培养阅读分析和查找有用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构建结构与功能观,阐明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病原体的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 免疫第三道防线 【教材阅读】阅读教材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