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出卷网-: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2.结合湿地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实际问题,通过建构模型,解释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内涵及其关系。 3.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认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4.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内涵及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数学建模分析比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2.能从稳态与平衡观的角度借助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真实情境】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今年首个生态日,我国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大国担当。 通过观看新闻视频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 【信息提取】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关注长远发展。 保护生态,需要理解生态特性、重视生态保护、谋求生态发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任务一:认识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黄河流域的湿地保护是生态红线划定的一个区域,湿地对气候调节和候鸟保护均十分重要。 资料1: 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湿地是我国疣鼻天鹅最大的繁殖地,每年有600多万只鸟类在此繁衍生息,被称为“疣鼻天鹅的故乡”。 疣鼻天鹅是一种大型的游禽,体长1.25-1.5米,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偶吃软体动物和昆虫及小鱼。 请同学们阅读资料1,结合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思考下面3个问题: 1.请描述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可能具有的食物网。 答案: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可能存在的食物网如图: 2.请据此描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答案: 3.如果改变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和物质的输入或输出,还能否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如果能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正常进行,输入与输出平衡,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则生态系统可以维持相对稳定,反之则不能。 通过学生对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理解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也就是生态平衡。(动态平衡) 【学生回顾】 以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回答】 1.学生描述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 2.学生描述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学生总结】 总结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的概念及基本特点。任务二: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资料2: 热带雨林生长着众多的乔木,树干高大挺直,常具有板状根,其群落结构复杂,昆虫、两栖类、爬行类等变温动物在这里广泛分布,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思考: 1.乌梁素海湿地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有何差异? 答案:湿地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小于热带雨林 2.当受到干扰时,上述两种生态系统哪种更容易遭到破坏?当遭到同种程度破坏时,哪种更容易恢复?为什么? 【生态模拟】假如人为同时破坏两种生态系统中的植被,请同学们观察二者会发生什么? 通过观察动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湿地更容易被破坏,也更容易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