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三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出卷网-: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创设“养蟹”的情境,构建螃蟹,螺和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的过程模型,简化、整合并形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2.基于结构功能观,构建和论证能量流动的模型,探究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转化情况。 3.通过对赛达伯格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归纳概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4.根据能量流动的规律特点及应用模型说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教学难点: 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2. 说明如何养殖螃蟹使其获得的能量最多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务一:探索能量流动的过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呈现阳澄湖和肥美的螃蟹图片。创设“养蟹”的情境。螃蟹可食用“水草”,也可吃“螺”等。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养殖螃蟹的农场主,你认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哪一条途径可使螃蟹获得更多能量?从而获得更大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呢? 教师引导并引出主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传递与分配的,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需要供给能量才能运转,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了方便探究,我们以养殖螃蟹的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水草→螺→螃蟹”这条食物链为例,来分析能量如何输入生态系统、以及在生态系统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出能量流动的模型。 【问题串引导分析问题】 【问题1】能量是如何输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呢? 【初步总结】水草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因此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问题2】接着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将发生怎样变化呢? 【问题3】那么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是否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追问】为什么没有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剩余的部分去哪儿?学生感知阳澄湖的自然风光,被肥大饱满的螃蟹吸引。 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 学生回答: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了太阳能,能量进入水草体内。 学生回答:螺吃水草、能量就由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螃蟹吃螺,能量又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 学生回答:并没有。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塞达伯格湖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据分析:可能有一部分能量掉。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②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发现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途径,及能量在各营养级的分配情况。任务二: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型第一步:绘制水草(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第二步:绘制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第三步:绘制螃蟹(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构建模型,完善思维】 第一步:请同学们结合箭头和文字,画出水草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展示某小组的初步成果: 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成果进行评价。 其他同学能否先进行回答 教师评价: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的太阳能即水草的同化量,便是流经整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教师评价:还有哪些去路呢?首先要想明白流入水草体内的能量,是否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水草体内的有机物中呢? 教师总结:储存在水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余部分则以热能形式散失掉。 教师再追问:那么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部分是否(按)都被螺吃掉了呢?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完善模型 【寻找证据】我们在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中寻找证据。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相等?请同学们对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