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9737

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7《溜索》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3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语文,初中,九年级,下册,溜索,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 知识点梳理 一、文题解读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文中指怒江大峡谷一带人们渡江的方法。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核心事件,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二、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在北京,中国当代作家、编剧。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 三、字音词义 锱zī铢zhū: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盘桓huán:徘徊。 涓涓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 俯fǔ身:弯腰向前向下。 顷qǐng刻:极短的时间。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千钧jūn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jīng: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四、主题概述 课文讲述马帮借助溜索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9段):写众人溜索前的见闻,渲染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10—21段):写马帮全员和“我”溜索的过程,汉子、牛、“我”首领溜索各有特点。 第三部分(第22—25段):写溜索后众人不同的表现和“我”得心理感受。 六、思考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描写峪谷的险峻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角度的变换,将 “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状。此时“我”也“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牛的惊恐与“我”的恐惧相互映衬,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②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出一口长气”,“我”与牛仍然相互映衬。而“我”发现溜索前后领队始终气定神闲。牛和“我”与领队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领队的冷静沉着地性格。 3.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 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4.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特点; 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 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跃 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5.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③动物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