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32943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25张) 湘教版(2019)必修二

日期:2025-02-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46300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域,文化,城乡,景观,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第三节- -城镇与乡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内陆,维多利亚大沙漠东南部边缘,纬度较低,夏季受亚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到来自内陆地区东北信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少雨。 活动探究: 1.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澳大利亚南部城市库伯佩迪的矿山里,修建有许多由宝石矿演变而来的地下住宅。1915 年,库伯佩迪发现了宝石矿,人口在此陆续聚集。但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大部分矿工不得不停留在矿井里躲避室外极端的天气,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开凿矿井工作艰辛,早期的地下住宅规模甚小,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随着生产设备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住宅的规模逐渐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并出现了教堂、旅馆等建筑。如今,库伯佩迪的居民几乎全部住到了地下,变成了独特的风景线,还吸引了众多的观光客。 2.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库伯佩迪的民居依山崖开挖修建,全部建在地下;与外部联系的门窗开口较小,内部宽敞;功能设施齐全,建筑功能多样。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住宅建造的指导原则和建造目标: 取材便利(即原材料丰富且便于开采) 降低建造成本 建筑布局要注意:采光、通风、防潮和防腐蚀等 营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民居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除了受自然环境主导外,影响建筑外观和布局的因素还有:文化观念和审美 因纽特人冰屋 因纽特人生活在北美洲高纬度地区。雪屋是就地取材,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门极为低矮,屋顶是圆形,不但可以阻挡刺骨的寒风,还能保护屋顶,使它不会融化。 这里是数万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凝灰岩层,在大自然的雕刻下,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岩石。格雷梅人利用天然石柱,把所有石柱都拦腰掏空,外面天寒地冻,屋内是冬暧夏凉。 该区域地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貌类似于黄土高原。该建筑是由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圆锥形屋顶,墙体厚度达80厘米,夏季隔热、冬季保暖,充分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 土耳其洞穴房屋 叙利亚泥堡 湘西吊脚楼 湘西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该地多雨,空气和地层温度大,吊脚楼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屋顶人字脊,便于排水,二层高架,防潮、通风、防虫,取竹建造竹楼,就地取材。 傣族竹楼 分布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黄土层巨厚,结构紧密且直立性强,不易坍塌;地下水位低的特点,黄土保温性强,能够使得屋内冬暖夏凉,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陕北窑洞 特点: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年、日温较大,降水少,光照强。民居以土房建造流行。 屋顶是平坦的,既可减少热量透入室内,又可用来暴晒粮食,房屋四周的泥墙厚度也很大,房屋地基挖进地下一、二尺,以阻止热气传入室内。 宅基四周及庭院里大量种植葡萄和白杨。即可遮荫,也可借此挡住热浪入室,从而降低室温。 新疆阿以旺 该地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以重木及棕榈建造,用木构架楔榫连接,坡顶的山墙两端可以通风,山墙上作彩色纺织的调席盖和竹篾。 英国降水较多,乡土民居以乡村式的茅草农舍为代表,屋顶坡度较大。 英国乡土民居 印度尼西亚巴塔克式房屋 气候干旱,当地植被稀少,草原面积广大,缺乏木材,黄土广布,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泥土筑起黄土塔,起初以泥土和动物粪便建造,后来才加入砖头作支撑结构。土塔面层的泥土有保持室内恒温以达冬暖夏凉的妙用。 气候酷热,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外部的空气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