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龟虽寿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最后一章即第四章。其他三章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整体感知 1、积累与曹操有关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 3、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体会诗人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5、背诵、默写诗歌。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曹操(155—220)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及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得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是无限感慨。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jì lì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①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②伏枥③,志在千里; 烈士④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⑤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⑥之福,可得永年⑦.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竟:终结,这里指死去。②骥:骏马,好马。 ③枥(lì):马槽。④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⑤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⑥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⑦永年:长寿。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去的时候;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仍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 年迈的志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会永不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品析诗歌 品析诗歌———理清结构 第一层:1———4句,苍生伟大,然盛衰更替,令人悲怆; 第二层:5———8句,豪情壮志,向往未来,高亢激昂; 第三层:9———12句,修身养性,身心和乐,永葆青春。 1、《龟虽寿》是什么体裁的诗? 乐府诗。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比兴。 品析诗歌———思考问题 3、“烈士”是什么意思?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⑴ 烈士:指能建功立业的人; ⑵表达了作者不服老、不信天、奋发有为、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 品析诗歌———思考问题 1、诗中作者写到了哪些意象 借助这些意象作者想要抒发什么情感? 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