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2089

花城版四下音乐 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5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花城,四下,6课,感知,中的
  • cover
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第 6 课《西风的话》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学校 年级 四 执教人 性 别 年龄 职称 音乐 核心 素养 目标 1、感受音乐 :通过聆听、分析、学唱歌曲《西风的话》,结合旋律曲线流动行进感受歌曲内在韵 律美 ,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寓意。 2、鉴赏音乐 :通过复习巩固旋律进行方式 ,分析本首歌曲中旋律进行方式的运用 ,积累鉴赏音乐 的方法。 3、表现音乐 :通过多种形式学唱《西风的话》,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创造音乐 :欣赏感受老师和学生合作创编阿卡贝拉版本《西风的话》,能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 进行简单的创编 ,提升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西风的话》,并体验歌曲旋律中的内在韵律 教学难点 1、怎样让学生去感知体验旋律的内在韵律 2、怎样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 内容 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 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 情趣。这首歌曲旋律流畅 ,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了大跳音程 ,变化有致 ,使歌曲具有丰富 的表现力。 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 教学 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以“旋律”为主线 ,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内在美 ,充分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模式 ,旨在培学生的聆听音乐 ,分析音乐 ,表现音乐 ,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具 学具 媒体 准备 多媒体、 PPT、笔、纸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程 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 具、 学具 以及 媒体 运用 教 与 学 的 评 价 手 段 运 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 图 导 入 阶 段 播放视频 ,复习导入 观看视频 ,回忆学过三 种旋律进行方式。 多媒 体播 放 PPT 及视 频 总 结 性 评 价 复习同音反复、 级进、跳进。 展 开 阶 段 (一)、初听《西风的话》,并在 谱例中找到运用了三种旋律进行 方式的地方。 ( 二 )、连线学生回答问题。 1、学生 1 回答在谱例中找到的 运用了三种旋律进行方式的地 方。 2、学生 2 回答在谱例中找到的 运用了三种旋律进行方式的地 方。 3、老师总的来解说整首谱例中 运用了三种旋律进行方式的地 方。 ( 三 )、图片中的线———旋律线。 从图片中的线引出 ,音乐中也是 由有线的 ,在音乐中旋律进行的 线条叫旋律线。 ( 四 )、用 LU 音模唱《西风的 话》,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线的走 听歌曲、看谱例、找答 案 学生观看连线学生回 答 ,并尝试自己回答与 连线中的学生回答是 否一致。 观看老师讲解 听、看、思考 与老师一起模唱 多媒 体播 放 PPT 及视 频 发 展 性 评 价 过 程 性 评 价 激 励 性 评 价 进一步巩固三种 旋律进行方式 , 对《西风的话》 有初步的感受 让 学 生 有 代 入 感。 让学生看到运用 了三种旋律进行 方式的地方。 理解旋律线的概 念 学唱歌曲 ,感受 歌曲中的旋律线 的走向。 向。 (五) 、 听唱谱、划旋律线 ,感 受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 (六 )、简单解说歌曲拍子、速 度、歌曲结构、节奏特点。 (七 )、演唱歌曲并思考。 演唱完毕 ,老师介绍词作者廖 辅叔创作的歌词之美和曲作者创 作的旋律之美。 (八) 、与老师合作演唱《西风 的话》 (九) 、用正确的演唱姿势、正 确的演唱声音演唱歌曲 听、划 看、理解、思考 演唱、思考 与老师合作演唱 根据伴奏提示演唱 学唱歌曲 ,感知 歌曲旋律的高低 起伏。 学唱歌曲 ,了解 歌曲拍子、速度、 歌曲结构、节奏 特点。 让学生理解歌词 之 美 与 旋 律 之 美 , 学唱歌曲 将本节课所学歌 曲进行演唱。 拓 展 阶 段 一、学生分享创编 1、学生 1 的分享与创编。 2、学生 2 的分享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