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52909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日期:2025-04-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09343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 立足客观实际 树立人生理想 一、哲学的智慧 微视频 BBC哲思训练:什么决定我是我? 庄周晓梦迷蝴蝶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据传为柏拉图)提出的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生的“终极三问” 1.哲学的起源 天文学的哲思 1.哲学的起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自身以及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思考都具有哲学的性质。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援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人生处处有哲学。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 《思想者》罗丹 1.哲学的起源 古希腊文“哲学”一词由“爱”和“智慧”组成,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古汉语中,“哲”具有“智慧”“贤明”“通晓事理”等含义。 刻舟求剑 上善若水 逍遥游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让柏拉图去麦地中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但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最终两手空空地走出来,因为他发现最好的总是在前面。苏格拉底解释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总是追求更好的,却往往忽略了眼前的美好。 之后,柏拉图又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让柏拉图去树林里找一棵最大的树。同样的规则,柏拉图最终带回了一棵相对平凡的树。苏格拉底说, 这就是婚姻,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可能会因为担心找不到更好的而选择了一个相对平凡的选项。 柏拉图的启示 这个故事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行动, 展现了柏拉图哲学中的选择与放弃、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深刻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强调理性和智慧,追求真理和美,这个故事也是他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柏拉图 老子的哲学 有一位老翁一百零六岁,一生轻松度日,不事生产却依然生活得很好。他向老子提出疑问,嘲讽那些忙碌一生却早逝的人。老子找来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问老翁倾向于要哪一样。老翁选择了砖头,因为它有用,而石头无用。老子询问众人,大家也普遍认为砖头比石头更有用。老子说: 虽然石头寿命长,砖头寿命短,但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砖头因为它有用,而忽略石头。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 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存在或存在多久, 而在于它是否对人有实际用途。 这个故事反映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思想, 即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这种意义和价值往往与它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密切相关。 老子 1.哲学的起源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 哲学一直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世界观通常是不自觉的、零散的,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哲学则把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加以抽象和概括。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就像树叶和大树的关系一样 树叶是零散的,大树是统一的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的方法论。运用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人们运用正确方法深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帮助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遵循客观规律又实现自身目的。 我们的学习,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人们主动改造世界的过程;都受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