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154935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 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0306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统编
,
上册
,
语文
,
七年级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 统编版·第二单元 荷叶·母亲 冰心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第四学段学生:“通过阅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能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荷叶·母亲》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本单元属于“亲情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首散文诗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动人场景,歌咏母爱,表现荷叶母亲美好而伟大的形象。《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分析荷叶与红莲的形象,学习托物言情的表现手法。 体悟诗歌中的浓浓母爱,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重 通过朗读,能够梳理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通过朗读和鉴赏,能够感受“荷叶护红莲”所蕴含的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同学们,古有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秋天的怀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谈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世上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 自古以来,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母爱并不遥远,母爱在我们点滴生活中。今天,我们学习《荷叶·母亲》,感受冰心笔下的母亲。 新课导入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环节一:知作者,明背景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写作背景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 本文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是一种散文化了的诗歌。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本质是歌唱生活,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文体知识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环节二:积累字词,字音通过 字词清单 蒂( ) 梗( ) 姊妹( ) 亭亭( ) 徘徊( ) 遮蔽( ) 心绪( ) 流转( ) 荫蔽( ) 菡萏( ) 攲斜( ) dì ɡěnɡ tínɡ 瓜熟蒂落 梗概 字形要和“秭”区分开。 pái huái zǐ bì xù zhuǎn yīn hàn dàn qī 在“荫庇”一词中读“yìn”。 多音字 ( )乘凉( )千乘之国 ( )荷叶( )荷枪实弹 乘 荷 chénɡ shènɡ hé hè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亭亭:形容高耸。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荫蔽:(枝叶)遮蔽。 词义理解 墨剑飘雨 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期末复习(含解析)(2025-09-2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1)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