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导学案 (一)梳理文章脉络 自然段 事件 3 5 6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7 8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9 纱灯上描红 10 11 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誓愿 (二)链接材料 熔小说、诗歌、散文于一炉 ———吴伯箫《灯笼》解读 《灯笼》出自吴伯第的散文集《羽书》,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无花果———我与散文》一文中,作者曾提到1935年在青岛时,“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构。内容是主要的,故事,人物,山水原野以至鸟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婉约、冲淡也好,总要有回甘余韵。体裁归散文,但希望不是散文诗。”《灯笼》就是这种“新文体”的最佳代表。 一、“小说的生活题材” “灯笼”在文中无疑是一个线索,它将作者,它将作者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生志有机联系起来。但是从题材上看,文中的部分内容带有小说的特点。 首先,《灯笼》一文中有很多“事迹”: 1、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3、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4、元宵节看灯; 5、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6、纱灯上描红; 7、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8、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但并没有一个情节连贯的“故事”,而是选取生活的横断面,全方位地展现“我”与“灯笼”的数十年的联系。 其次,这篇散文的题材既有历史性,也有现实性。作者特别善于选取古代文化中的意象,使得该文带有一种“古典传奇”的风格。“我”和长工李五打着灯笼接祖父回家,祖父“一路数着牵生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这虽是祖父的亲身经历,但经作者叙述,便带有一种传奇的意味;“金吾不禁的那元育节张灯结彩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更是古装剧里特有的片段,至手文末的宫灯、汉献帝、塞外点兵、吹角连营的典故,更是让该文带有一种古典小说特有的韵味。 再次,《灯笼》被收人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语”明确提出:“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该单元的几篇文章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灯笼”也是某种民俗文化的载体,例如村边社戏、乡俗还愿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元宵节跑龙灯、纯德堂的家用灯笼等等,这些题材自然也带有乡士小说的某些特征。 二、“诗的语言和感情” 作者想要创作的“新文体’也带有诗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感情两个层面。特别是情感方面,作者要求“总要有回甘余韵”。 一是化用古典诗文。将古典诗文语汇化入到散文中,自然使得散文具有了古典诗词的韵味。“金吾不禁的那元宵古张灯结彩"中的“金吾不禁”,不仅让人想起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火材银花合“的繁盛场面,同时也想起“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诗句;"西宫南内有人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则让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菏阶红不扫”;“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在营”自然与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和“沙场秋点兵”的场景相似;“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胡人不敢南下收马”和“萧萧班马鸣”分别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贾谊的《过秦论》和李白的《送友人》的句子。 二是使用了文白相间的语汇。这一点是出身于传统教育又经历了“白话文运动”洗礼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特点,在《灯笼》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散文的第一句“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就使用了文言虚词,使得整个句子精练而有韵味。另外还有“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中的“不甚了然”,“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中的“恨无缘观赏”,等等。当然,使用文言词汇或许只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