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 1课 《我们走在大路上》 基本问题: 如何通过构图表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围绕大概念与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鼓励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材分析: 1.结合课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要求,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本单元及本节课重点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力求对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2.本单元教材选自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本课是第一课时,围绕本单元大观念:艺术是认识他人和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时奠定了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创作美术作品,第一要点就是构图,并如何通过构图变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都在快速发展,开始对自我表达有更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但是他们还须进一步提升在空间感知、比例、构图等造型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美术作品构图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分析经典作品构图,了解到有意识地通过不同构图形式表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从艺术家的视角分析作品,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观察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作品构图的重要性与如何通过构图表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2.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分析作品,并创作一幅“我们在一起”主题绘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聆听音乐《我们走在大路上》,并谈谈感受。并导入课题。 2.艺术,是眼、脑、手的协作,是“思维的行走”、艺术家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构图时有意识地将要表现的对象用不同方式安排在画面之中。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构图既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也直接影响了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3.问题:我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如何通过构图表现人物的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1.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简单来讲构图就是:作者将各类元素按照一定主题和美感需求,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协调而统一。 构图的重要性: 构图是一幅画的基本框架,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因此好的画作必须要有生动的构图。构图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通过营造画面的各个元素,构造出一个视觉空间,充分表现出画面的美感,表达出作者的审美理念,透露出作者对具象物体的安排力和统筹力,让作者借助构图促使内心思想和情感的内收外放,直接賦予了作品的独特魅力,增强了观众对作者情感表述和艺术作品自身的认同感。 三、讲授新知 鉴赏《我们走在大路上》(油画)1964 潘世勋 中国美术馆藏 问题1.:当看到这幅作品的第一眼,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能简单描述一下吗 (描述)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讲解画作历史背景,这幅画描绘了一群藏族青年筑路工人于放工途中边走边唱的生动场景。画面的焦点是走在前排的青年女工,他们身姿健硕,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信,四周的工友循着歌声微笑着看向他们。画面的远景是壮阔雄伟的布达拉宫和绵延不绝的山峰,饱和的色彩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营造出雪域高原明丽的光感,大色块和笔触的运用则使作品浑厚且充满张力。在这幅时代特征鲜明的油画作品中,潘世勋画出了新西藏建设者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成功地塑造了藏族青年劳动者的时代肖像,从而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一件极为重要的西藏主题绘画作品。 问题2.作品构图中运用了刚刚我们了解构图哪种形式,分析这种方式对于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画家是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人物?(分析) 学生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