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61500

凝聚的力量教案.doc

日期:2024-11-2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484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凝聚,力量,教案,.doc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 2课 《凝聚的力量》 基本问题: 美术作品怎样展现“凝聚的力量? 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围绕大概念与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鼓励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材分析: 1.结合课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要求,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本单元及本节课重点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力求对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2.本单元教材选自第一单元第2课《凝聚的力量》,本课是第2课时,围绕本单元大观念:艺术是认识他人和世界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述中外经典美术作品,深入分析画家如何安排画面细节,从艺术家的视角分析作品。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对于复杂的艺术理论和历史背景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鉴赏方面,他们可能需要更多指导来学习如何分析一幅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主题表达等。本课我将会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使他们在分享中学习到更多的观点和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历史背景、人物细节、构图、色彩等,了解美术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 2.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不仅是生活和艺术的表现,更是作者情感的表达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作品历史背景、人物细节、构图、色彩等,了解美术作品独特表现力。 2.在鉴赏过程中,能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出示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相似的场景吗?你能从画中感受到一股“凝聚的力量”吗? 2.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从迥异的个性中聚起共识,从纷纭的悲欢中凝结情感和力量。富于真实质感的作品,总是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给民族、社会的凝聚与进步带来深远的影响。。 3.问题:美术作品怎样展现“凝聚的力量? 二、讲授新知 (一)于细微处汇聚力量 在艺术作品中,群体场景里的人物互动增强了集体的力量和凝聚力,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赏析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是如何展现这股“凝聚的力量”,请从作品人物动态神情、构图形式等分析。(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1.了解作品背景: 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一起来到伏尔加河河畔写生。在涅瓦河上写生,突然发现河的那头有一队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边蠕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着满载货物大船的纤夫。他又把目光转向涅瓦河大桥上往来人群中红男绿女和热烈豪华的场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萌发了创作纤夫生活的构思。他利用暑假与风景画家瓦西里耶夫一起去伏尔加河考察民情和写生,画了很多纤夫真实的形象和素材,历时三年终于创作了这副经典画作。 2.谁能描述一下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 描绘了烈日酷暑下,一队衣着褴褛的纤夫拖着平底货船步履沉重的前进的场景。画中共有11个纤夫,约略分成3组,每一个形象都经过作者的仔细推敲,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各自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分析人物细节。 ①昂首挺胸的少年:少年身上有和其他纤夫不一样的亮色彩。使画面的第一眼看过去,能一下注意到这个少年。与其他垂首努力拉船的纤夫不一样的是,这个少年抬起来头望着前方,一边皱眉一边调节身上拉船的带子。男孩与其他人麻木没有生机的纤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带队的老头: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身上的麻布衫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