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62192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5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
  • cover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 1 竹里馆 1.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治所在近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 2背景简介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时期。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也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加之他早年就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3.题目解读 《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卷。王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4.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重点字:篁(huáng) 2.读准节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疏通诗意 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深的竹林。篁,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⑵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4.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5.考点梳理 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3、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独坐”、“弹琴”、“长啸”。 4、提示性默写: 《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5.小结: 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将诗歌描绘成优美画卷; 3、根据诗歌意象欣赏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有感情地吟诵诗歌,体会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诗画引入,名言导读。 同学们,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是谁?(王维)。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确实造诣独到。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还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清雅,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完美鲜活的形象,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小学时大家有没有学过他写的诗呢?《鸟鸣涧》会背吗?(齐背《鸟鸣涧》并出示《鸟鸣涧》诗及画)《鸟鸣涧》一诗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今天,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竹里馆》,又为我们呈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