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68313

【大单元】统编版六上第三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38462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统编,第三,1课时,导读,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设计人: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要求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以及语文园地,设置了两个语文要素:1.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2.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单元目标: 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2.迁移阅读方法,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养成“有目的地阅读”的习惯。 3.将阅读经验与生活链接,尝试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发现生活之美。 单元主题:读书好比串门儿 单元内容: 课题内容主旨写法《竹节人》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因为“我”和同桌上课时偷玩斗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却意外地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喜爱竹节人的故事。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动作 侧面描写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保持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列数字举例子故宫博物院主要说明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并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解说.文章着重介绍了前殿的太和殿,详细介绍了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目的是为了表现故宫建筑群本身的特征。 这篇课文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打比方作比较语文园地学习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积累并练习写人入迷的情景,学会逐项说明理由;理解、积累古诗《春日》。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感受人文主题。 一、观看插图页。 请同学们打开新课本,翻到第3单元导语页,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分享给你的同桌。 任务驱动。 围绕你发现什么,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老师提问:你在篇章页上都看到了哪些内容? 单元名称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三、老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翻开书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一遍。人文主题:读书好比串门儿 说一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分别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习作要素“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竹 节 人通过学习提示安排了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将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交流平台”对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示学生要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养成“有目的地阅读”的习惯。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2.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齐读单元主题和要素 了解本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素。 活动意图: 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