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D.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行路难,乐府古题,唐代诗人李白曾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我们还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曲中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C.《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夜雨寄北》《无题》,体裁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蹈生,唐代诗人。 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C.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下面理解性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现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化的悲叹和感慨的诗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九度闻”。 B.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通过想象表现了他对妻子无尽思念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谭嗣同《潼关》将水、山写活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入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 B.《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抒发了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D.谭嗣同的《潼关》诗中的山与水充满动感与活力,全诗洋溢着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6.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者 ,字 ,号 , (朝代)诗人。 (2)《潼关》作者 ,字 ,号 , (朝代)维新 家、 家,戊戌变法“ ———之一。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不自哀 ; (2)戍 轮台; (3)夜阑 ; (4)犹嫌 束; (5)潼 关。 9. 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10.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两个诗句是: , 。 1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僵卧孤村不自哀 僵卧: 。 (2)尚思为国戍轮台 尚: 戍轮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