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4年全国两会于3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奏响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乐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鼓足干劲、勇毅前行,凝聚起磅礴力量,必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思考: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 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多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3.2《参与民主生活》。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2 参与民主生活 1.政治认同: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道德修养: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理性行使公民权利,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掌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并在实践中运用。 自学导航: 第二章 一、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 二、增强民主意识 4.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5.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一、行使民主权利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了。 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小泽的行为是正确的,他积极关心社会事务,参与民主生活,有很强的公民意识。是具有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的体现。 运用你的经验 向人大代表反应、向新闻媒体反映、利用网络在政府网站上反映。 2.假如你是小泽,你会不会这样做,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一、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必要性: 内涵: 国家层面要求: 46% 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一、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结合上述图片思考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生活?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民主协商 民主监督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回顾: 人大代表人民选 选好代表为人民 一、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 A.地位: B.形式: 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补充: 公开、公平、公正 积极、主动、理性参与选举。 C.原则: D.态度: 一、行使民主权利 思考: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