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 1.直接默写 (1) ,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2) ,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3) ,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理解默写 (1)文天祥《南安军》中,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含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句子是“ , ”。 (2)夏完淳《别云间》中,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勉励的句子是“ , ”。 (3)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 。 ”。 (4)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 , ”。 二、阅读 (一)阅读《南安军》,回答问题。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此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B.颔联上句写诗人被俘后押送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虽然途经故乡,但身系拘囚,无颜见家乡父老,还不如战死沙场。 C.颈联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类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D.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4.请简要赏析“风雨湿征衣”一句中的“湿”字。 答: (二)阅读《别云间》,回答问题。 5.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锺仪那样忠于故国。 B.诗的第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 C.诗的第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告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地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 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 6.“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联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三)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回答问题。 7.对这首曲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阿房一炬”,同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同指一事,即秦始皇极尽奢华修造的阿房宫,被进入咸阳的项羽付之一炬。 B.这首散曲是作者在登临古代帝王宫殿遗迹之后抒发的感慨。 C.曲中的“至今遗恨迷烟树”,其叙事的主体是“列国周齐秦汉楚”。 D.尾句“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孤立地看,似乎显得消极,但整体把握全曲,则不难看出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彻悟。 8.这首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怀古感伤之情 答: (四)阅读《朝天子·咏喇叭》,回答问题。 9.下列对《朝天子·咏喇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曲儿小腔儿大”一小一大,形成对比,借物喻人,讽刺了宦官地位高又趾高气扬的丑恶形态。 B.“乱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 C.“全仗你抬声价”中的“抬”,讽刺了宦官酷吏虚张声势的丑恶神态。 D.“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百姓因为宦官的剥削残害而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宦官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10.“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教学总结与反思 20 曹刿论战 【教学总结】 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深入理解了曹刿、鲁庄公等人物形象。 3.学生把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