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4156

构建基于策略的小说阅读教学——初中语文1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2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构建,基于,策略,小说,阅读教学,初中
  • cover
构建基于策略的小说阅读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2.体会不同叙述视角的不同效果,感知小说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2.体会不同叙述视角的不同效果,感知小说的叙事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哪些小说?你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呢? 预设:消遣娱乐;丰富人生经验———读一部好的小说就是在经历一种特殊的人生,读得越多,经历的人生就越丰富;认识世界、思考世界,进而改造我们的现实世界。 3.怎么读小说呢?你有哪些读小说的策略? 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这几种阅读策略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图表、比较、推敲、角色体验、联结、转化。 二、梳理故事情节 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这篇小说可以按小说叙述的顺序来梳理,也可以按实际事件的时间顺序来梳理。请完成任务一。 (小组交流合作,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 按小说叙述的顺序来梳理:菲利普一家等待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败光家产,被送去美洲,去美洲后成为有钱人,写来信件,成为被期待的对象→在船上发现于勒→从船长口中得知真相,幻想破灭→菲利普夫妇弃于勒而去 按实际事件的时间顺序来梳理:②①③④⑤ 课文采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是通过安排情节,设置悬念,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 三、探究叙述视角 小说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视角叙述故事,探究这个叙事视角的好处。 1.少年若瑟夫“看”于勒 阅读若瑟夫给于勒小费的相关段落,比较少年若瑟夫对于勒的态度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何不同,思考此处“若瑟夫”这一人物的作用。读后完成“任务二”的“表一”(板书: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夫妇、↘、→。) 任务二 探究叙述视角 阅读若瑟夫给于勒小费的相关段落,比较他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不同,思考此处“若瑟夫”这一人物的作用。 少年若瑟夫对于勒态度: 此处“若瑟夫”这一人物的作用: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 (小组交流合作,由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板书:重情、重利。) 小结: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少年若瑟夫对于勒的态度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截然不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非常冷酷,重利;少年若瑟夫对于勒充满同情,重情。少年若瑟夫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重亲情的人,这一人物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期望。 2.成年若瑟夫“看”菲利普夫妇 用“角色体验”的策略阅读小说:请假设自已就是若瑟夫,细读小说中描写这个家庭境况的内容,思考若瑟夫会怎样评价他的父母。 任务二 探究叙述视角 表二 成年若瑟夫“看”菲利普夫妇 成年若瑟夫“看”菲利普夫妇。 请你假设自己就是成年若瑟夫,细读小说中描写这个家庭境况的内容,思考若瑟夫会怎样评价他的父母。 很多年过去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对于我的父母,我这样评价: 师生交流。(板书:↙、理解。) 小结:成年若瑟夫对菲利普夫妇也是同情和理解的,他们的生活非常的拮据,还有两个嫁不出去的女儿,生活压力非常大,虽然他们很勤劳,很节俭,但是依然过着痛苦的日子,他们想改变这种窘迫的状况,他们想成为体面的人,有高雅趣味的人,但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追求,他们不得不看重金钱。 3.变换叙述视角,口述这个故事 学生小组内分别以于勒、菲利普(或克拉丽丝)的视角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有何变化,将发现记在“任务二”的“表三”处。 任务二 探究叙述视角 表三 变换叙述视角 (1)变换叙述视角(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口述这个故事。(合理补充心理描写) (2)听同学变换叙述视角口述故事,写出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