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 品味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感悟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2.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蕴含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它就是人民英雄纪 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造的。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去瞻仰这座纪念碑,感受它所承载的历史 和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瞻仰 (zhān yǎng) 巍峨(wēi é) 挑衅(tiǎo xìn) 旌旗(jīng qí) 逾越 (yú yuè) 天堑 (tiān qiàn) 馏金 (liú jīn) 上溯 (sù) 重幔 (chóng màn) 庑殿 (wǔdiàn) 挑衅 (tiǎo xìn) 髻子 (jì zi) 2.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以及从整体到局部 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题,总领全文,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2- 10 自然段):具体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碑 身四周的浮雕以及碑文等。 第三部分(11 自然段):抒写瞻仰后的感受,表达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细读课文,分析说明顺序 1. 阅 读 第 2- 5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画出作者的行踪图,并说明作者是 按照什么顺序进行介绍的。 明确: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有“来到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踏上 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进行介绍。 2. 阅 读 第 6 - 10自然段,作者介绍了哪些浮雕 这些浮雕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为什 么选择这些历史事件作为浮雕内容 明确:作者介绍了“销毁鸦片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 等浮雕。这些浮雕是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介绍的,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顺序展开。选择 这些历史事件作为浮雕内容,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能够全面展示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自由幸福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下节课我们将 继续深入学习,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蕴含的精神意义。 第二课时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本情况和说明顺序,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 感受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 1.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特征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文中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特征的词语有“巍峨”“雄伟”“庄严”等。“巍峨”突出 了纪念碑的高大;“雄伟”强调了纪念碑的气势磅礴;“庄严”则体现了纪念碑的肃穆庄重。 这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纪念碑的崇敬之情。 2.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列数字,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