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0687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965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cover
大自然的馈赠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为导语,引领着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围绕“我与自然”的主题,本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和《语文园地》。单元内容联系紧密,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观照人文主题,本单元设置了两个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单元内课文对语文要素的训练各有侧重,且逐级提升,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意在通过以“摘抄”为支点循序渐进地完成从“感受”到“积累”的跨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在第一学段要能“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第二学段要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由此可见,第一学段关注对词语、短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而第二学段则更要求在体会语言生动优美的基础上,对词句段进行积累。通过对教材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本单元在“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项关键能力的培养上,之前有基础,之后有提升,在教材体系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本单元虽然不是习作单元,但是文本的编排和习作主题的选择是有一定的契合度的。教学时,可以在每一课的学习中进行习作练习的渗透,把习作要求进行分解,逐步达成习作目标。同时,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多种感官和细致观察行为,赋予身边“小事”以人的情感和态度,以促使观察者产生内心想法,因此可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放在一起训练,这既可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可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表达水平。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创设“大自然的馈赠”单元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感受自然馈赠,在创意表达中获取深刻思考。 学习目标 (一)在单元“大自然的馈赠”学习主题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单元课文,把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和古诗《采莲曲》。 (三)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体会大自然的乐趣。 (四)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五)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六)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主题及内容 大自然的馈赠 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围绕“大自然的馈赠”学习主题,设计以下结构化学习框架,使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结,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单元教学合力。 学习活动及提示 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 具体内容 学习活动一:发现自然馈赠 学习提示1:聆听自然之声 自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找找大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