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03461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做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4-11-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7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 cover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做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做科学》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第三课。这一课则是在学生对科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观察小动物,通过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进行观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二是做科学游戏 “吹乒乓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空气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趣味性强,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知道空气是存在的且具有力量。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经历观察蜗牛和做科学游戏的过程,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空气的力量,感受科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科学描述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力量在游戏中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观察小动物,对科学实验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科学课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科学课上要观察、思考和实验,但对于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和探究还不太清楚。 五、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蜗牛、放大镜、饲养盒、乒乓球、吸管、杯子、相关的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科学家做实验的视频,引出课题 “做科学” 播放视频,提问:视频中的科学家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做科学的兴趣。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5 分钟 认识蜗牛(10 分钟) 1. 展示蜗牛,让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2. 介绍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手轻轻摸、用放大镜观察等。 3. 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壳、触角、眼睛、嘴巴等,并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1. 把蜗牛放在展示台上,让学生分组观察。 2. 巡回指导学生观察,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不要伤害蜗牛。 3. 提问: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部分? 1. 分组观察蜗牛,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进行观察。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 1. 让学生亲自观察蜗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介绍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学观察。 3. 通过提问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0 分钟 观察蜗牛的运动(10 分钟) 1. 提出问题: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2. 让学生把蜗牛放在桌面上,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并尝试用简单的动作模仿蜗牛的运动。 3. 引导学生思考蜗牛为什么能在各种物体表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