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07388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94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狼牙山,壮士,教学设计
  • cover
六上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选材上说,《狼牙山五壮士》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空洞地说教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落实这一语文要素,首先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的句子是哪几句?将五人分开来写的又是哪几句?学生找到句子后梳理:“面”的描写是对群体的概括,“点”的描写是对个体的聚焦。这种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叫作“点面结合”。接下来结合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紧接着默读第2自然段“点”的描写部分,圈画具体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的关键词句,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批注感受)。学生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把“点”写具体的。此时再来总结“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这部分的学习将指向“关注描写、学习写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寇、抡、屹”等14个生字。 2.能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为狼牙山五壮士写一段英雄事迹介绍。 3.能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铭记壮士,齐读姓名 1.课堂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这场战斗的主角只有五个人,让我们怀着敬意再次响亮地读出他们的名字。(出示描写五壮士群像的句子,齐读。) 教师请五位同学一边讲故事,一边概括小标题,并且说出这部分内容在哪些段落。(最好说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发展的顺序: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生齐读五位壮士的姓名。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战斗的五位主角、响亮地呼出壮士之名,自然引发学生对这场战斗及五位壮士的高度关注,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阅读的兴趣。) (二)回顾前情,交流收获 1.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五位战士由接受任务到英勇跳崖,他们心中丝毫没有想过自己。 他们为的是———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他们为的是———大家的安全。 师:面对敌人,他们的行为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 师:他们还让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位卑未敢忘忧国! 师:想到他们,我们心中充满敬意,让我们带着敬意再读课题。 3.教师:孩子们,不仅我们对他们敬佩,文中的作者也对这五位“战士”心怀敬意,说说可以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引导学生关注“壮士”称呼的改变。课文前三自然段,马宝玉等人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吸引到棋盘陀上。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我们称之为“壮士”。 教师相机点评,回顾文章的五个场面及点面结合的写法。 (1)提炼主问题: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五位战士“壮”在何处? (2)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名上台板书。(预设:视死如归、舍身为国、舍生取义……) 总结:英勇跳崖———五个战士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的成功转移,不顾自己的生命,英勇牺牲,堪称“壮士”。 (设计意图: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五个场面。引导学生整体回顾,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整体把握的习惯,对以不同场面链接叙事的构思方式建立初步印象。同时,回顾第2自然段中“点面结合”的写法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三)感悟壮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