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07430

3.2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27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版,训练,优化,课时,必修,选择性
  • cover
3.2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态金字塔根据营养级绘制,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下面食物链的数量金字塔形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草→昆虫→鸟 B.树→昆虫→鸟 C.草→兔→狼 D.草→鼠→鼬 2.如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草鱼属于次级消费者 B.鸬鹚占据两个营养级 C.鹭种群数量变化对鲇鱼种群无影响 D.该水体中的铅在水生植物体内富集最多 3.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 A.a、b是生产者 B.e是次级消费者 C.c所处的营养级有二、四 D.d、f是植食动物 4.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为自养型植物 B.以第二营养级为食的是次级消费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5.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食物网中的所有动物属于同一个营养级 C.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比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长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6.下表为某有毒物质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富集情况,生物富集系数是指生物体内某有毒物质浓度与水体中该有毒物质浓度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 腹足纲动物 贻贝 牡蛎 鱼类 生物富集系数 2.84 0.54 1.71 1.52 26.95 A.该有毒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难以被排出 B.该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被降解 C.鱼类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与鱼类的营养级高有关 D.该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不会危害到人类 7.生态金字塔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倒置数量金字塔可能与生物个体体型大小有关 B.与年龄金字塔一样,生态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形状 C.生态金字塔可以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而成 D.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会沿食物链不断升高形成有毒物质富集金字塔 8.某大麦田中存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条食物链 B.大麦属于生产者 C.蝗虫是初级消费者 D.青蛙属于第二营养级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包含5条食物链 B.鹰与蛇的种间关系仅为捕食 C.次级消费者有鹰、蛇、蛙 D.蛙灭绝将会导致鼠数量剧增 10.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下表为生活在某海洋中层的几种鱼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 g 1),已知这些鱼有草食性的鱼、杂食性的鱼和肉食性鱼。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鱼的种类 A B C D E 汞Hg 17.8 61.9 70.4 117.0 112.0 铅Pb 27.3 34.9 52.5 84.3 75.8 镉Cd 8.8 14.1 10.3 21.9 41.6 A.A、B可能是杂食性的鱼 B.C、D、E可能是肉食性的鱼 C.铅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含量最多 D.水生动物有分层现象,其分层现象只与食物有关,与光照等无关 11.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绵对N的大量吸收属于生物富集现象 B.生物富集的元素的循环与碳元素的循环过程相同 C.生物富集的物质在食物链顶端生物的体内浓度较大 D.因为富集到生物体内,所以相关元素的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12.如表为生活在某湖泊中的几种鱼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g-1),下列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